Neuroscience, Diseases & Related Sciences Symposium
神经科学及其交叉学科前沿系列研讨会
Neurological Diseases and Research
February 16, 2025 | Guangzhou Bio-Island
Center for Medical Research on Innovation & Translation, Gua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a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主办方: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免疫与健康实验室(LNHD.org)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徕卡显微系统共建实验室
协办方:
Leica Microsystem
Syposium overview:The Neuroscience, Diseases & Related Sciences Symposium of Gua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aims to explore global frontiers and research methodologies in both clinical and basic neuroscience as well as related fields. The symposium seek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euroscience and its interdisciplinary branches.
○ 14:00 肠道菌群紊乱诱导烟雾病的病理机制研究
丁雪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BIO: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Duke University、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从事神经退行性疾病病理机制研究,主持囯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3项,主持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常见多发病防治研究” 重点专项(PI),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Front in Immunology、Acta Neuropathol Commu等发表高质量SCI文章32篇。河南省卫生健康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河南省卫生健康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
○ 14:30 颅骨骨髓源性免疫细胞驱动脑梗死后的细胞毒性损伤
王雪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BIO: 主任医师 ,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自然优秀青年基金、中国杰出神经内科青年医师奖获得者,广东省重大神经疾病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囯自然基金五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子课题牵头人,近三年以第一或最后通讯作者发表Nature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Acta Neuropathologica,eClinicalMedicine,Gut microbiota,Movement Disorders,BMC medicine 等SCI文章,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三),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省厅级奖3项。
○ 15:00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与帕金森病
刘振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BIO: 神经内科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务部副主任,主要从事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在Lancet Neur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中南大学升华学者计划、湘雅人才工程•飞凡人才引领计划,湖南省医学会病案管理与质量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秘书,湖南省神经科学学会理事、湖南省生物信息学会理事,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智慧医疗技术与管理分会委员等,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International副主编等。
○ 15:30 SNX19基因在精神分裂症中的机制研究
张文雕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精神医学中心
BIO: 在站博士后,以人多能干细胞和三维人脑类器官为模型,研究人类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并寻找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在Nature commucations, Molecular Psychiatry,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等发表系列文章,为揭示神经系统疾病致病机制提供依据;2024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6批面上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校联合基金(南华大学)重点项目。
○ 16:00 丙戊酸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机制探索研究
万娟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精神医学中心
BIO: 主治医师,南华大学神经病学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人类神经退行性系统疾病及神经罕见病的发病机制探讨及早期诊疗。第一作者或参与者发表论文在神经科学专业期刊发表论文数篇,主持或参与省/市级课题数项。
○ 16:30 氯吡格雷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P2Y12调控多巴胺稳态导致焦虑发生
黄浪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
BIO: 特聘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科技部“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获得者,2019年于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结合流式细胞分选、数字PCR、化学遗传学和单细胞转录组分析技术等,揭示杏仁核和前额叶皮层PV神经元调控焦虑障碍发生的机制(Biological Psychiatry, 2020;Molecular Psychiatry, 2021);结合电生理技术、转录组测序分析技术、行为学分析等揭示PV神经元在自闭模型小鼠中的神经微环路功能(Theranostics, 2021);采用环路操纵技术,解析ATP通过前额叶皮层-外侧僵核通路的抗抑郁机制(Biological Psychiatry, 2022)。
○ 17:00 TDP-43相关神经变性过程中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的交互观察
项宗勤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
BIO: 副研究员,国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获得者,2020年于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取得博士学位,擅长小鼠在体双光子脑成像,通过离体多电极阵列,膜片钳等技术,揭示视网膜色素变性过程中谷氨酸信号的变化及其对视觉功能的影响(Neuropharmacology, 2018);结合双光子在体成像和谱系示踪技术探究星形胶质细胞原位转分化成功能性神经元的动态过程,通过影像学证据证明胶质细胞转分化的可行性(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2021, 2024)。
○ 17:30 MDMi结合人脑器官
研究小胶质细胞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
刘勇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
BIO: 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前的转化探索,擅长小鼠在体双光子脑成像和膜片钳电生理,报道了间断禁食对抗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症的机制—线粒体SIRT3(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首次在清醒小鼠观察大脑皮层小胶质细胞动态活动,发现大脑神经活动能调控小胶质细胞的动态活动( Nature Neuroscience, 2019 );在渐冻症研究中,发现TREM2通过识别TDP-43介导小胶质细胞保护运动神经元( Nature Neuroscience, 2022)。
主办方: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免疫与健康实验室(LNHD.org)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徕卡显微系统共建实验室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医学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
协办方:
地址:生物岛寰宇二路10号B栋9楼
交通指引:【会场定位】导航至“生物岛寰宇二路10号B栋”,从B栋一楼大门进入。
自驾指引:【停车场入口定位】导航至“广州国际生物岛园区-南区”前行5米右转进停车场负一楼,下坡后左转后右转,直行到底进入B区后停车,B栋电梯厅在前行方向左前方。